南充規劃現代第一座大型體育綜合場館,環形體育場,南充人心頭永恒的記憶,時至今日,每每談起南充的體育事業時,總是繞不開它。
1951年,原川北行署將蓮花池畔(今順慶區文化路)的一片荒地辟建成廣場。1980年,在此基礎上,建跑道、種草坪……歷經5年時間修建,最終于1985年建成環形體育場(即原南充市體育場),并逐漸形成商圈。2002年,由于無法滿足賽事需求,環形體育場在市政建設的統一規劃下被拆除,結束了17年“職業生涯”。
荒地建廣場 環形體育場初現雛形
這些都是當時環形體育場的設計圖紙和照片,雖然體育場拆除了,但這些珍貴的資料我都保留著。”14日下午,在原南充市體育場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國慶家中,環形體育場設計者王天全緩緩打開一本相冊,向記者展示他珍藏多年的環形體育場老照片。合上相冊,兩位建造環形體育場的親歷者,向記者講述了環形體育場的故事。
“曾經的環形體育場就位于如今的北湖廣場以及環形商城這一片。1950年左右,這個位置還屬于郊區,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。”雖然楊國慶已經82歲,但對環形體育場的建造過程依然記憶猶新。他告訴記者,為了發展群眾體育事業,1951年,原川北行署將蓮花池畔(今順慶區文化路)的一片荒地辟建成廣場、搭建起一個坐南朝北的主席臺作為群眾開展體育運動的場所,并取名為南充市人民廣場,至此,南充有了第一塊運動場地。但當時,這塊場地并非專門用于體育運動,開大會、放映露天電影等大型集會活動,都在廣場上。隨后不久,當時的南充師專為了舉辦校級運動會,自己出資用重慶硅PU材料,鋪設了一圈400米的跑道、安裝上兩個足球球門,環形體育場初現雛形。